農委會從源頭管理,提升豆菜類作物農藥殘留合格率
發布日期:109-01-09

從源頭強化生產輔導及用藥把關,確保食用安全
農委會說明,為確保農產品生產安全管理,推動設施型農業,輔導露天栽培轉型為設施生產,以減少病蟲害發生;並輔導成立集團產區,由區內經營主體與通路業者契作,按市場需求安全用藥;另輔導農友參加產銷履歷驗證,補助農友驗證費。目前豆菜類蔬菜通過產銷履歷驗證者,計82個生產單位(含農民及農民團體),面積532公頃,而且透過第三方驗證及追溯栽培相關資訊,消費者可於產銷履歷農產品資訊網查詢相關產品訊息。
農委會表示,為精進豆菜類作物食用安全,自108年採用該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研發質譜快速篩檢技術,針對田間農作物收穫前預先進行檢驗,108年執行檢驗8,095件,不合格551件,檢驗不合格者通知農民延後採收,俟複驗合格再行採收上市,並輔導豌豆(甜豆)主要產區彰化縣福興鄉試辦田間採收前逐批進行農藥殘留質譜快檢,合格始採收上市,以強化農民自主管理觀念。另製作菜豆、豇豆及豌豆等豆菜類安全用藥宣導懶人圖卡(如附件),由各地區農業試驗改良場所轉發予農友瞭解安全用藥資訊。此外該會亦加強辦理農藥販賣業者查核及宣導販賣業者提供正確用藥諮詢,針對違規者依法裁處。該會提醒農友購買農藥時應索取販售證明,並依據農藥標示上記載之核准使用方法與範圍施藥。
農委會強調,該會將持續精進農藥管理、農作物農藥殘留監測管制作業等相關措施,以維護國人食的安全。
聯絡人:陳主任秘書啓榮
聯絡人電話:049-2341003
- 資料來源:農糧署農業資材組
- 瀏覽人次:9236
- 更新日期:10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