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跟著節氣走 新奇好玩樂無窮
發布日期:112-05-17

穿越時光遇見米感受米食文化源起
校園營養午餐是孩童成長重要關鍵,農糧署長期重視學童的健康與飲食,自110年起開始於學校午餐供應產銷履歷米,且為培養學童餐餐好食力,特別設計將節慶米食文化導入語文、自然、社會、生活等課程,引領學童體驗傳統米食,跟著節氣歡度節慶。例如在清明節,以龜粄造型模具及現打火龍果汁為材料,教導孩童實作各自獨一無二的紅龜粿,並認識糯米的分類與用途;盛夏六月引領學童跟隨阿嬤的智慧,在農曆6月6日大暑時節以蓬萊米粉作綠豆米苔目,感受清涼又消暑的傳統米食;在霜降節氣的重陽節,以秈米蒸煮製成九層糕體驗重陽敬老與步步高升,讓孩童體會九層糕製作過程必備專注力與創造力,在年終五穀冬藏之冬至時節,教導學童以糯米粉搓湯圓,又圓又甜象徵豐碩圓滿。希望藉由穿越時空感受米食文化源起,吸引學童愛吃傳統米食並喜愛米食多元萬花筒的魅力。
特色米食族群融合深根孩童文化素養
農糧署指出,將節慶米食融入校園營養午餐,除了讓學童認知傳統米食文化之傳承與美味,依據地區特色也融入國內多元族群節慶米食展現之不同風味及樣貌,如原住民族的阿拜、竹筒飯;客家族群的粄條、牛汶水;越南的米線、米干,米食製品千變萬化豐富多元,啟發學童由不同角度學習米食文化,認同國內各族群特色米食展現之不同風味與樣貌,啟蒙孩童文化素養。
農糧署表示,節慶米食導入校園營養午餐是今年首次試辦,期待能帶給學童對米食文化有不同的體驗與改變對米飯之刻板印象,進而喜愛傳統多樣化米食,從孩童、學校、家庭至社區一起重新感受運用節氣、享受節慶米食的歡樂與美味。
聯絡人:蘇副署長茂祥
聯絡人電話:02-23417186
- 資料來源:農糧署糧食產業組
- 瀏覽人次:639
- 更新日期:11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