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111年 施政項目 | 計畫名稱 | 計畫編號 | 補助計畫公開徵求計畫說明書之研究重點 | 主辦專家 連絡電話 |
1 | 一、農業科技管理及產業化 | 研究開發農產品之加工技術 | 111農科-1.7.1-糧-Z1 | 藉由國產大宗蔬果及特用作物等加工技術之改良與研發,有效增進農產品利用效率。 1.農產食材篩選:針對國產大宗蔬果及地方特色食材,依農產品特性,篩選具開發潛力產品品項。 2.導入新穎性加工技術:藉由各式加工技術,以延長保存、提升風味及質地調整之相關研究。 3.建構監測管理機制及製程標準化:建立產品技術指標及標準製程,以利業者導入生產。 | 陳銘鴻 049-2332380 #2346 |
2 | 一、農業科技管理及產業化 | 開發保健產品 | 111農科-1.7.1-糧-Z2 | 以國產雜糧與特色作物為對象,開發機能保健商品之原料商品。 | 戴耕 049-2332380 #1153 |
3 | 一、農業科技管理及產業化 | 研究開發米食多元化加工技術 | 111農科-1.7.1-糧-Z3 | 開發適合自動化量產之米食製品製備技術及其具商品化潛力之產品(需包含工廠量產試驗規劃)。 | 陳俊成 02-23937231 #582 |
4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重要經濟果樹耐逆境之品種選育 | 111農科-4.1.3-糧-Z1 | 1.經由胚拯救、誘變育種及接種等方式選育果樹品種,以生產優質果品及增加抗病性,俾增加產業鏈結及內外銷市場之競爭力。 2.建立重要經濟果樹關鍵病害抗性快速基因型檢定方法,篩選優良栽培品種與抗病根砧供品種培育使用。 | 李慈慧 049-2332380 #2280 |
5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花卉品種選育及育種技術改進 | 111農科-4.1.5-糧-Z1 | 1.以國內主要大宗花卉為優先對象,開發具市場價值之新品種或育種親本。 2.研究美國、日本、歐盟、澳大利亞等外銷市場,及國內消費市場之花卉種類/品種流行趨勢,提出未來育種方向之分析報告。 | 吳國政 049-2332380 #2305 |
6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提升國產稻米品質暨國際市場競爭力之研究 | 111農科-4.2.1-糧-Z1 | 1.開發新型稻米鑑定技術。 2.提升稻米品質檢驗或國際市場競爭力之技術。 | 沈聖峰 02-23937231 #549 |
7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雜糧特作生產與採後貯藏條件品質研究及建構產業供應鏈 | 111農科-4.2.2-糧-Z1 | 1. 提升國產主要雜糧作物採後最適化處理模式或技術,以延長雜糧作物貯存期及確保品質維持,及建構雜糧產業鏈。 2.研發具發展潛力新興特用作物之栽培模式及採後處理或貯藏技術。 | 黃逸湘 049-2332380 #1151 |
8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果樹關鍵栽培技術及產銷鏈結研究 | 111農科-4.2.3-糧-Z1 | 1.改善重要熱帶果樹週年生產及提升果實品質之栽培管理技術;減少生理障礙,與研究提升採收後之長程儲運能力。 2.因應氣候變遷,針對重要之亞熱帶、溫帶果樹進行栽培技術精進、品種更新、種植地域調整、逆境生理及開花結實評估,並適時導入碳儲觀念,以減少生理障礙、優化生產技術、穩定供貨品質並促進永續農業發展。 3.建立重要果品果實機能性成份之定性與定量分析。 4.經由上述三點,增加果樹產業之內外銷競爭力、減少滯銷,並強化生產端至消費端之鏈結。 | 李慈慧 049-2332380 #2280 |
9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重要蔬菜栽培及採後處理關鍵技術研發 | 111農科-4.2.4-糧-Z1 | 1.生薑田間病害、採前、採後處理等議題研究。 2.生長調節劑對生薑產量及品質之影響。 3.高冷地甘藍黃葉病等連作病害問題之研究。 4.葉菜(包菜)類田間水份管理,對採後處理、貯藏、外銷、貯架壽命等影響之研究。 | 留欽培 049-2332380 #2343 |
10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秋冬季重點蔬菜之採後損失改善 | 111農科-4.2.4-糧-Z2 | 1.胡蘿蔔貯藏性病害克服之研究。 2.抑制洋蔥貯藏期間發芽及腐爛等相關研究。 3.甘藍等重要蔬菜採後處理研究。 4.大蒜(蒜頭)採後最適貯藏之烘乾條件及貯藏性病害(含生理障礙)之研究。 | 留欽培 049-2332380 #2343 |
11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花卉生產及採後處理技術研發 | 111農科-4.2.5-糧-Z1 | 1.研發切花保鮮與及採後處理技術。 2.改進花卉生產、產期調節與營養管理技術,及建立新興花卉量產模式。 3.盆花耐逆性、球根花卉促成栽培、智慧化省工栽培管理之應用技術研發。 4.辦理蘭花產業技術診斷服務。 | 郭文捷 049-2332380 #2308 |
12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有機作物栽培、產品加工及其資材、種子之研究開發與商品化利用 | 111農科-4.3.1-糧-Z1 | 1.持續開發有機防治資材等相關技術,並推動將其商品化。 2.針對不同有機農產品加工技術進行開發,並對已開發產品進行技轉產業化利用。 3.針對有機耕作對於生態環境調查指標進行長期調查,以利宣導有機農業之價值。 4.建立不同有機作物栽培模式及技術,改進有機蔬菜質地及產量。 5.建立有機雜糧作物輪作模式及各地區適作品種。 | 黃仲杰 049-2332380 #2348 |
13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開發增進農田地力及肥料有效性之複合功能微生物肥料 | 111農科-4.4.1-糧-Z1 | 1.開發作物功能性肥料及複合微生物肥料產品及其田間使用技術。 2.開發農場廢棄物資源化技術及農田土壤污染問題改良技術。 3.檢討修訂肥料檢驗方法及管理法規。 | 李英明 049-2332380 #2341 |
14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稻作生產調查及耕作制度轉型之研究分析 | 111農科-4.4.2-糧-Z2 | 1.提升稻作判釋效率與精確度(含整合多源多時期影像建立提升稻作判釋模型),以降低半自動判釋之不確定性。 2.以水資源利用觀點研究耕作制度調整政策之精進策略。 | 邱柏凱 02-23937231 #683 |
15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農業機械與自動化研究 | 111農科-4.5.1-糧-Z1 | 1.開發農作物監測、栽培管理及收穫機械。 2.開發農作物採收後處理機械及設備。 3.開發田間附掛式收穫機具。 4.開發機械化、自動化省工農業機械及設備。 | 林子傑 049-2332380 #2328 |
16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開發及其應用 | 111農科-4.6.2-糧-Z1 | 1. 重要花卉健康種苗繁殖、量產、品質驗證及檢測技術之開發。 2.建立具潛力新興熱帶觀賞作物種苗快速繁殖體系。 3.開發新型態經濟花卉及植物繁殖體系。 | 張仁銓 049-2332380 #2292 |
17 | 四、農糧與農環科技研發 | 作物種苗繁殖技術及種原保存利用科技計畫 | 111農科-4.6.3-糧-Z1 | 1.建構符合產業需求之蔬菜、花卉等優質種子(苗)關鍵生理指標快速檢測技術。 2.開發種苗(子)多元處理技術,提升產業需求之種苗(子)品質。 | 張治國 049-2332380 #1143 |
18 | 八、智慧農業計畫 | 龍眼乾品質監管與自動化設備整合技術之開發 | 111農科-8.3.1-糧-Z1 | 1.開發新型龍眼乾剝肉去籽設備。 2.針對龍眼乾剝肉去籽設備完成自動化系統整合及性能優化。 | 林子傑 049-2332380 #2328 |
19 | 十一、建構高值化農產素材開發與產業鏈結服務計畫 | 運用加工技術建構高值化農產加工產業計畫 | 111農科-11.1.1-糧-Z1 | 運用加工技術及導入量產製程,提升國產農產加工品產製效率及產品安全衛生,提高產品品質及增加經濟價值。 1.農產加工品產品量產製程建構及技術開發。 2.農產加工品及其副產物高值化開發研究。 3.提升國產農產加工產品品質及加值化評估。 | 陳銘鴻 049-2332380 #2346 |
20 | 十一、建構高值化農產素材開發與產業鏈結服務計畫 | 強化國產稻米機能性及外銷競爭力之研究 | 111農科-11.1.1-糧-Z2 | 以國產稻米為原料,開發符合消費者需求之機能性新型態米食產品及其量產技術,非以原材料基本特性探討,而以產業現有生產線加工製程優化與商品化量產為優先。 | 沈聖峰 02-23937231 #549 |
111年農糧署公開徵求科技計畫,截止時間為本(110)年11月10日
發布日期:110-10-20

- 資料來源:農糧署企劃組企劃科
- 瀏覽人次:1556
- 更新日期:1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