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與出版品banner

統計與出版品

一、葉菜類(每月預測)

(一)甘藍收穫面積538公頃,產量2萬6,954公噸,較上月減產35%


甘藍對溫度適應範圍廣,但較喜溫和冷涼氣候,本月為裡作與一期作生產交替期,收穫面積較上月大幅減少,仍以彰化、雲林、嘉義及臺南等平地產區為主。預估本月收穫面積538公頃, 較上月814公頃減少34%;產量為2萬6,954公噸,較上月產量4萬1,675公噸,減產35%,與111年同期產量3萬649公噸比較,則減產12%。

(二)結球白菜收穫面積132公頃,產量6,003公噸,較上月減產33%

結球白菜喜冷涼氣候,葉球生長期尤需冷涼和較大日夜溫差。本月已過裡作盛產期,收穫面積及產量減少,產區以雲林及彰化為主。預估本月收穫面積132公頃,較上月183公頃減少28%;產量為6,003公噸,較上月產量8,899公噸,減產33%,與111年同期產量6,544公噸比較,則減產8%。

(三)青花菜收穫面積183公頃,產量3,792公噸,較上月減產31%;白花椰菜收穫面積117公頃,產量3,173公噸,較上月減產23%

青花菜及白花椰菜喜冷涼氣候,本月為裡作採收末期,整體收穫面積及產量減少。本月青花菜主要產區為雲林及嘉義,預估收穫面積183公頃,較上月280公頃減少35%;產量為3,792公噸,較上月產量5,534公噸,減產31%,與111年同期產量3,793公噸相當。

本月白花椰菜主要產區為彰化及高雄,預估收穫面積117公頃,較上月152公頃減少23%;產量為3,173公噸,較上月產量4,113公噸,減產23%,與111年同期產量4,212公噸比較,則減產25%。係本年氣候平順,彰化產區種植時間較為分散,預估收穫面積及產量較111年同期減少。

(四)短期葉菜收穫面積567公頃,產量1萬1,637公噸,較上月增產2%

短期葉菜(包含不結球白菜及蕹菜)主要產區為雲林,次為新北、桃園及高雄等地,不結球白菜包括黃金小白菜、鳳山小白菜、尼龍白菜、青梗 白菜(青江菜)及油菜等。預估本月收穫面積567公頃,較上月557公頃增加2%;產量為1萬1,637公噸,與上月產量1萬1,359公噸相當,與111年同期產量1萬1,612公噸相當。

二、瓜果類(每月預測)

(一)胡瓜收穫面積511公頃,產量3,664公噸,較上月增產6%


胡瓜屬連續採收型作物,依果形可分為大胡瓜和小胡瓜(花胡瓜)。胡瓜性喜溫暖,在臺灣幾乎可周年生產,主要產區為屏東,次為彰化、雲林及高雄等地。本月為裡作與一期作生產交替期,彰化及屏東產區一期作胡瓜開始採收,惟採收初期單位產量較少。預估本月收穫面積511公頃,產量為3,664公噸,較上月產量3,456公噸,增產6%,與111年同期產量4,229公噸比較,則減產13%。係南投產區受年初低溫影響延後種植,預估收穫面積及產量較111年同期減少。

(二)絲瓜收穫面積789公頃,產量2,699公噸,較上月增產81%

絲瓜生育期長可連續採收,且對環境適應性強。本月主要產區為臺南、高雄及屏東,彰化及雲林產區一期作絲瓜開始採收,收穫面積及產量較上月增加。預估本月收穫面積789公頃,產量為2,699公噸,較上月產量1,490公噸,增產81%,與111年同期產量2,625公噸比較,則增產3%。

(三)西瓜收穫面積212公頃,產量3,320公噸,較上月增產125%

西瓜性喜暖熱乾燥,且日照充足的氣候。本月西瓜產區以臺南、高雄及屏東為主,為裡作與一期作生產交替期。臺南產區一期作西瓜開始採收,收穫面積及產量較上月增加,惟本年屏東產區種植面積較上年同期減少。預估本月收穫面積212公頃,較上月90公頃增加136%;產量為3,320公噸,較上月產量1,473公噸,增產125%,與111年同期產量3,893公噸比較,則減產15%。

三、根莖類

(一)青蔥收穫面積317公頃,產量7,713公噸,較上月減產17%(每月預測)


青蔥生育適溫依品種不同,主要栽培品種有北蔥、四季蔥、粉蔥及大蔥。本月已過裡作盛產期,收穫面積及產量減少,主要產區為宜蘭、彰化及雲林等地。預估本月收穫面積317公頃,較上月384公頃減少17%;產量為7,713公噸,較上月產量9,317公噸,減產17%,與111年同期產量8,816公噸比較,則減產13%。係部分產區上期作受病蟲害影響,農民種植意願降低。

(二)裡作蘿蔔收穫面積1,422公頃,總產量4萬9,116公噸,較上年減產15%

蘿蔔性喜冷涼,具半耐寒性而不耐熱,適合秋冬季栽培,裡作蘿蔔主要產區為彰化、雲林、嘉義及高雄等地。部分產區近年因連作障礙,農民 種植意願低,致蘿蔔種植面積及單位 產量較常年減少。依據產地觀測,預估雲林及嘉義產區種植面積較上年同期減少;高雄美濃地區白玉蘿蔔受病蟲害影響,致產量較上年同期減少。預估本年期裡作收穫面積1,422公頃,較上年同期1,705公頃減少17%,與常年同期比較則減少18%;產量為4萬9,116公噸,較上年同期5萬7,658公噸,減產15%,與常年同期比較,則減產19%。

(三)裡作胡蘿蔔收穫面積1,507公頃,總產量6萬8,248公噸,較上年減產7%

胡蘿蔔喜冷涼氣候,高溫下根部生長緩慢,低溫則易促使植株抽苔開花,裡作胡蘿蔔主要產區為彰化、雲林及臺南等地。臺南產區受乾旱及低溫影響,單位產量較上年同期減少。預估本年裡作收穫面積1,507公頃,較上年同期1,457公頃增加3%,與常年同期相當;產量6萬8,248公噸,較上年同期7萬3,726公噸,減產7%,與上年同期比較,則減產8%。

(四)一期作薑收穫面積749公頃,總產量2萬407公噸,較上年減產7%

薑為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位為其根莖,喜溫暖氣候,主要產區為苗栗、臺中、南投、嘉義、宜蘭、花蓮及臺東等地。2月起各地陸續種植,根據產地觀測,花蓮及臺東產區種植面積較上年同期減少。預估本年一期作收穫面積749公頃,較上年同期823公頃減少9%,與常年同期比較則減少11%;產量2萬407公噸,較上年同期2萬2,001公噸,減產7%,與上年同期比較,則減產10%。

(五)裡作大蒜收穫面積5,199公頃、產量4萬9,651公噸,較上年期減產4%,較常年增產4%

大蒜主要產地為雲林縣,佔總產量九成以上,另臺南市、彰化縣及嘉義縣等地區亦有生產,目前彰化產區和美早蒜進入採收期,雲林等產區大片黑將於本月中下旬起採收。主產區前因109年及110年蒜價高漲影響,增加農民種植意願,使111年期種植面積大增,惟當年受天然災害影響,稍微影響農民111年期種植意願。經各基層公所現地勘查及巡迴觀測,種植面積5,199公頃,較111年6,018公頃,減少14%;較常年5,058公頃,增加3%。產量部分,上年受到充實不足及3月下旬降雨影響產量,本年目前氣候平順,且12月及1月生育期間有明顯低溫,單位面積產量將回復正常年水準,惟部分田區蒜球有偏小之可能,但仍須需於採收期前辦理坪割以確定產量。預測總產量為4萬9,651公噸,較111年期之5萬1,980公噸,減產4%;較常年平均4萬7,671公噸,增產4%

(六)裡作洋蔥收穫面積1,268公頃、產量5萬9,835公噸,較上年期增產25%,較常年減產2%

洋蔥主要產地為屏東縣、彰化縣、雲林縣及高雄市等地區,產區常隨著契作業主及農民意願而有所消長,本年期種植面積經主產區觀測,屏東產區110年洋蔥苗圃受害導致種苗不足,111年期雖有恢復種植,但因受到連作障礙影響,面積恢復情形趨緩,彰化、雲林及高雄產區,因契作關係,有上升之趨勢,且雲林產區面積明顯增加。預測收穫面積1,268公頃,較111年1,047公頃,增加21%。較常年平均1,279公頃,減少1%;產量部分,彰化及雲林產區少數早植洋蔥,受到氣溫較高及病蟲害影響,單位面積產量較差;各產區正產期種植之部分生育正常,且不若屏東產區111年期1月雨害導致單位面積產量大幅降低之因素,總產量將恢復常年水準,總產量推估為5萬9,835公噸,較111年產量4萬7,812公噸比較,增產25%,較常年平均產量6萬808公噸,減產2%。
  • 資料來源:農糧署企劃組調查分析科
  • 瀏覽人次:33532
  • 更新日期:11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