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94年神農獎專輯
        P. 42
     良質米而努力。涂先生廢棄傳統收割後火燒稻田方式,將每期稻作
             所產生的稻草切碎、翻埋,並於二期作稻穀收穫後,種植油菜花及
             苕子等綠肥作物增加地力,配合台東區農業改良場作農田地力改善
             示範,利用土壤深耕及施用不同品牌有機質肥料之研究與試作,將
             最好的方法自行採用並推薦班員應用。
             結合產銷班,推動農業轉型
                   涂進榮先生在擔任有機米
             產銷班班長期間,發揮領導統
             御及溝通協調能力,整合全班
             設備,將有限人力作妥善規劃
             運用,推動產銷班共同作業,
             如整地、插秧、收割等均運用
             班員設備共同作業及機械處理,稻穀收穫後,由加盟米廠統一收購
             處理,確保稻穀品質。
                   為強化組織使產銷班運作正常化,涂先生透過不斷溝通使班員
             觀念融合一致,並擬訂有機米產銷計畫,建立產銷制度,帶領班員
             產業轉型,走向安全農業,進而提升稻米價值。目前鹿野地區有機
             米種植面積已由原先的   3 公頃增加至   25 公頃,其生產之有機米經
             臺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驗證通過,成功 推動鹿野鄉農業轉型,
             增加稻農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