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建國百年十大產銷績優農業產銷班
P. 4

為了找回「正港ㄟ」臺灣味,民國 88 年,陳燕卿結合幾個志同道合的農

            民籌組大園鄉良質米產銷班第 1 班,從育苗、種植到碾米一貫化作業,整合

            稻米生產的上、中、下游作業,以發揚「純正」的臺灣米為職志。



                  產銷第 1 班於民國 91 年成立,由陳燕卿擔任班長,目前有 23 名班員,

            平均年齡 57 歲,自創「大賀米」品牌,主要栽培「桃園 3 號」品種,商品形

            態則因應市場需求、提供多樣化組合,除了產銷班近距行銷,也由桃園縣農會

            擴展遠距行銷,去年更成功開拓外銷,在紐西蘭頗受好評,近 3 年來的產值

            每年成長 35%;與  97 年相較,99 年成長率更高達 83%。




            連獲殊榮  十大好米得主




                                                     班長陳燕卿今年 55 歲,戰績輝煌,曾獲「神

                                                農獎」殊榮,並三度拿下「大園鄉稻米品質競賽」

                                                冠軍,與太太吳春美 2 人更連續於 99、100 年

                                                榮獲臺灣稻農的「金馬獎」十大經典好米。



                                                     陳燕卿認為,該班能獲得「十大績優農業產
              陳燕卿夫婦 99、100 年連獲「十
              大經典好米」,農委會主委陳武雄                   銷班」殊榮,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讓班員從事自
              為其簽名。
                                                己擅長的工作!」,依照班員的專業分組,分為生

            產與品質控制組、行政兼行銷組,前者再依個人專長分為整地組、育苗生產組

            與加工組;後者則分成管理組、財務組與行銷組,每組均設專人統合該組任務,

            層層分工、層層負責,而非傳統只經營自身田地的模式。



                  班長陳燕卿則居間掌控及調配,「只要我交代做什麼,負責該任務的班員

            就會主動與其他班員連絡,約定時間及需要的人手。」他解釋,每個人只負責

            稻作生產過程的一部分,負責打田的打田、負責插秧的插秧、負責加工的加工,

            眾人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更見專業:「我們的分工很專業,叫負責加工的班

            員去打田,他還不一定會打。」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