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建國百年十大產銷績優農業產銷班
P. 19

當前有機農業風起雲湧,產銷均已成氣候,但早先在前開路備極辛苦,在

            密佈慣行農法的茶區開展,轉型考驗尤其嚴苛,特用作物第 10 班起步顛沛、

            辛苦經營之際,94 年榮獲十大的鼓勵,猶如及時雨,堅定班員往前走的意志,

            當年有機茶園面積約 4 公頃出頭,如今已逾 12 公頃,下一目標指向 20 公頃,

            班長謝元在希望 2、3 年內達成。



                  該班奉行 MOA 自然農法,以營造生態平衡、食物

            鏈相生相剋方式應對自然界諸般挑戰,謝元在的茶園不

            從事病蟲害防治,早期曾迎請由農改場培育的草蛉幼蟲

            協助守衛,但放養幾回,效果並不很好,謝元在研判,

            人工育養的天敵丟到野地農園,環境適應性大有問題,

            反倒是自然衍生的比較強悍、食量也大,於是放棄人工

            育養。另外,諸如生物製劑、辛辣資材等防治法也謝絕

            不用,盡可能避免人為干預。

                                                                                   茶菁入廠,製茶作業啟動。


            草生栽培  充分關照生態




                  該班栽培有機茶品種以金萱、翠玉、四季春為主,謝元在試過青心烏龍、

            臺茶 19 號等品種,但因抗病性弱、成功率較低,種植不多。



                  茶園採草生栽培,但未刻意選種綠肥,避免產生單一草相,園內自然演化,

            草種多樣,開花時間參差不齊,蟲兒不虞缺糧。謝元在說,雜草花蜜也是昆蟲

            的食物,茶園若無蜜源,昆蟲只好飛離覓食。謝元在的茶園一角,設置太陽能

            捕蟲燈,隨時觀察茶園生態的變化。



                  園內雜草自在生長,謝元在僅在採茶菁前鋤鋤草,即便鋤草動作,也採鋤

            一畦、留一畦的方式,而非全園砍除,間隔留草,讓蟲兒有得吃,充分關照生

            態、避免造成衝擊。夏末秋初,茶園內咸豐草長勢旺盛,比茶樹還高,但無礙

            茶樹生長,不但茶芽豐茂,完整度也不差。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