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建國百年十大產銷績優農業產銷班
P. 40
牛蒡夢田計畫在民國 92 年成形並邁步向前,雖然風險難以預料,一群 5、
6 年級生懷抱著對故鄉的夢想,也看到了遠景,決定投入這個沒落的產業,成
立屏東市蔬菜產銷班第 13 班。
從小在牛蒡園裡長大的陳建行是六年級生,原本在北部食品科技公司上
班,身為社區產業發展小組的一員,他在臺北的辦公室裡號召故鄉的同學投入
牛蒡產業,但進入實質階段,必須有人身先士卒,陳建行索性走出冷氣房,返
鄉當起農人,並成為產銷班班長。
每天,天還沒亮,陳建行便已下田,日正當中時,回到辦公室,藏著泥土
的十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打,以新的產銷方式,讓老去農業回春。
產銷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採行計畫型耕作,62 年次的副班長陳志政說,
農民耕種前,會先拿到 1/3 簽約金,牛蒡價格有保障,農民自然安心而全心
地耕耘腳下的土地。
在高雄區農改場、市農會與縣政府的輔導下,產銷
班導入標準農業作業程序,全班 14 名班員均通過吉園
圃 GAP、產銷履歷 TGAP 或有機驗證,3 種證書等於
為歸來牛蒡的品質「掛保證」。
歸來牛蒡擁有吉園圃等多項驗
證。
統一規格 建立共同品牌
除了在品質上下功夫,陳建行認為產品差異化是「夢田」成敗的另一個關
鍵。他觀察市場需求,發現傳統市場的牛蒡總是沾著泥土,且大小規格不一,
賣相不佳,自然影響價格,因此決定改採「客製化」方式處理牛蒡,去掉頭尾
二端,保留直徑 2-2.5 公分、口感最佳的牛蒡部位,也是最受日本市場歡迎的
規格,導入北部知名賣場或超市販售,負責行銷的蘇耀明說,規格化的歸來牛
蒡,在市場大受好評,該班又推出牛蒡食譜,在超市供消費者免費索取,刺激
購買意願,終於歸來牛蒡重新在內銷市場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