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園地banner

服務園地

農產品常見網路食安疑慮及解答

to

  1. 空心菜(蕹菜)是密合中空構造,一般情形下水蛭並不會鑽進去,且空心菜多為熱食料理,水蛭高溫下無法存活,請民眾勿需擔心。
  2. 農委會表示,部分空心菜品種,莖雖呈中空狀,但外觀密合,一般小生物或是水蛭不易侵入,且國內空心菜多以旱作方式栽種,非水蛭活動的環境,減少水蛭與空心菜接觸的機會。該會補充,一般作物採收後多少會附著泥土、小昆蟲或蝸牛等生物,只要清洗時稍加留意即可去除。

生扁豆為鵲豆之別名,其含有毒成分(如血球凝集素和皂素),徹底加熱可破壞該種毒素,烹調時建議徹底加熱後食用。
鵲豆另別名為「藕豆」、「肉豆」或「蛾眉豆」,植株矮性或蔓性無限型,花淡紫色、淡紫紅色或白色,種子扁圓形,以嫩莢食用為主。

茄科植物如番茄、馬鈴薯等,普遍含有生物鹼,是植物天然的防禦物質,可以抵抗細菌、真菌等病原,一般以根莖葉等部位含量較高,果實的生物鹼會隨著果實成熟而逐漸消失。目前未見有食用番茄果實造成人體中毒之文獻報告。
而番茄中之生物鹼(α-tomatine)和馬鈴薯所含有之生物鹼(α-solanine)結構不完全相同,依現有證據來看,該生物鹼之毒性應比馬鈴薯生物鹼低,且人體可以有效排除這些生物鹼而不受影響,但成熟番茄中含該生物鹼之量低,建議民眾食用成熟番茄為宜。

絲瓜果實的苦味來源主要為葫蘆素(cucurbitacin),該成分常見於葫蘆科作物,在一般情況下其含量極微,當食用量過高時,可能造成腹瀉問題,惟並無報章所說類似砒霜等傷害人體之毒性。
絲瓜產生苦味的原因,可分為環境因子及遺傳因子兩大類:(1)當絲瓜於栽培期間遭遇逆境(如日照不足、低溫等)、害蟲叮咬、不當施用肥料(如氮肥等)或農藥等問題,將使絲瓜累積微量葫蘆素以提高自身抗性。(2)專門作為砧木使用的絲瓜為稜角絲瓜及圓筒絲瓜之雜交後代,其特性為生育旺盛且抗病性高,惟其果實帶有苦味,無法直接作為栽培品種使用。
目前台灣的絲瓜栽培農戶,皆具適當的栽培管理能力,因此這種含苦味的絲瓜並不常見。如誤食帶有苦味的絲瓜,請立刻停止食用,以減少腹瀉情形發生。

吃柿子感到有澀澀的感覺,那就是單寧酸,依據營養專家的解說,如果一下子柿子吃過量,且與高量蛋白質的食物一起食用,如乳製品或海鮮等,會有產生凝塊,引發腸胃不舒服的可能性,一般適量攝取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引發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在學理上都是無法理解及成立的。
柿子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胡蘿蔔素、菸鹼酸、鈣、磷、鉀、鎂、碘、果膠及單寧酸等成分,為營養價值高的水果,其中果膠是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有助潤腸通便,保持腸道正常菌群生長。
優酪乳是以益生菌發酵牛奶的優良食品,富含優質蛋白質、高鈣、維生素B含量也高,本身就是非常營養的食物,再與新鮮水果搭配食用,長期以來,早就成為家庭早餐或點心的最佳選項,在超市賣場的貨架上,更可以看到很多的水果優格或水果優酪乳產品,廣受消費者歡迎。因為優酪乳與水果混搭食用,不僅美味而且非常營養,可以同時攝食水果中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也可以吃到優酪乳中的優質乳蛋白和鈣質,還有對腸胃道消化有幫助的益生菌,非常適合各年齡層的人來食用,是兼具美味營養又健康的選擇喔!
暴飲暴食任何食物,都會造成腸胃極大負擔,而腸胃道比較敏感的人,對含高量單寧酸的水果與高蛋白質的食物建議分開食用。

西瓜打針處理增加糖度,屬無必要也不實際的行為,係網路不實謠言
網路盛傳西瓜注射化學藥劑增加西瓜甜度及賣相一事,查國內西瓜經業者品種改良,及各試驗改良場所輔導提升栽培技術,農民精通田間肥培管理,與早期粗放種植迥異,西瓜普遍糖度超過12度以上,農民不需另外打針增加糖度,且果實注射糖水容易造成果肉腐爛,導致品質敗壞;另國內西瓜販運商多直接至田間交易,現場切開驗貨評定品質及價格,異常生產西瓜無所遁形,影響農民銷售價格。綜上,以打針注射糖水增加西瓜甜度一事,不僅增加農民作業人力成本,亦可能影響收益,因此西瓜生產沒有必要打針注射糖水,請消費者安心食用。

食用玉米及甘藷農藥殘留抽驗均近全數合格,消費者可安心食用,請勿轉傳不實謠言。

1.依據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近三年辦理產地農藥殘留監測結果,食用玉米共抽驗306件,合格率100%;甘藷共抽驗382件,僅有6件不合格,合格率98.4%,不合格案件均依農藥管理法裁處。兩項作物農藥殘留合格率極高,請消費者安心選購食用。
2.為確保國產農產品品質安全,農糧署每年規劃辦理田間及集貨場之農作物農藥殘留監測約2萬件,並依據監測結果及作物風險程度,滾動調整年度抽驗重點作物別及件數。針對檢驗結果不合格者,立即管制農產品不得販售,並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追蹤教育、安全用藥輔導及依法查處。

香蕉果肉柔軟,香甜爽口,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果膠、鉀、磷、鈣、等元素及各種維生素,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水果,尤其含鉀量高,且鈉含量低,有助正常人體之健康。
香蕉為含鉀高的食物,腎炎患者避免攝入過多鉀離子,針對急性腎炎患者之飲食照護,涉及醫療專業,建議洽醫療單位或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闢謠專區詢問。

此篇文章應屬網路傳言。依據現有研究文獻資料,日常一般性食用番茄不致出現中毒狀況,另外番茄含有大量的營養素,營養價值高,故不需特別限制避食番茄。

  1. 番茄和馬鈴薯皆屬於茄科(Solanaceae)植物,茄科植物一般皆含有生物鹼。未成熟或發芽的馬鈴薯生物鹼含量較高,誤食確會引發中毒,但是成熟馬鈴薯生物鹼含量則很低,不會引起中毒。
  2. 番茄中之生物鹼(α-tomatine)和馬鈴薯所含有之生物鹼(α-solanine)結構不相同,番茄所含生物鹼其毒性比馬鈴薯生物鹼低,加上成熟番茄生物鹼含量已降低,目前亦未見有食用番茄果實造成人體中毒之文獻報告,人體可以有效排除這些微量生物鹼而不受影響。

發芽的馬鈴薯、馬鈴薯皮、被淘汰的馬鈴薯其生物鹼含量較高,誤食可能導致中毒。所以對於發芽的馬鈴薯、馬鈴薯皮不建議食用。

  1. 茄科植物(如馬鈴薯)一般會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鹼,馬鈴薯所含的生物鹼主要成份為solanine和chaconine。 食入多量solanine (茄鹼)可能會產生急性中毒,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發生中毒的時間多在食用後2至24小時,腹瀉的情形可能會持續3至6天。
  2. 馬鈴薯植株生物鹼以「芽」的含量最高,過度光照或儲存不當而具苦味的的塊莖生物鹼亦會升高,因此有關動物及人類食用發芽的馬鈴薯、因保存不當發霉之被淘汰馬鈴薯而導致中毒的報告則較多。但成熟馬鈴薯之生物鹼含量約僅 0.005~0.010%,食用無中毒之虞。